專題:中國夢杯·為中國經濟點贊——企業家之夜
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新浪財經、第一財經承辦的“為中國經濟點贊——企業家之夜”于1月15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東南大學國家發展與政策研究院院長、東南大學、武漢大學教授華生在發言中表示,中國供給能力非常強,但內卷也太嚴重,當前最主要還是信心和動力問題。
華生認為,在市場經濟當中經濟發展最根本的是要靠企業家,企業家還面臨信心不足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現在的一些非常好的文件,包括馬上要出臺的民營經濟促進法,最根本是解決一些關鍵的能夠落地的政策。
他指出,首先要解決趨利性執法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用很多文件,只要一個措施,就是在法院判決之前不應該有任何執法機構能夠劃轉別人的財物。
“法院沒有判決,你怎么能劃轉別人的財物呢?是錢也好,是東西也好,法院是法治最根本的防線,現在法院還沒有判決,一個人被控制,他跟所有人都不能聯系,但只可以做一件事情聯系,就是打電話跟家里親友要錢,你們把錢寄來,跟自己的朋友要錢,你們把錢寄來,這個電話是可以打的,其他所有電話都是不能打的,錢交進來以后可能你還害了他,說親友主動交進了贓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的信心很難恢復起來。”華生說。
他認為,現在要把中央和國務院的政策落實、落地到關鍵的地方,就是在法院判決之前,禁止任何機構去劃轉別人的財物,“你說你不放心,怕別人轉移財產,最多就是凍結,但是不能劃轉。現在很多地方財政上很困難,到手之后再讓他退出來就太難了”。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