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劉四紅
臨近春節,人民銀行萬億元逆回購操作引發關注。1月22日,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對沖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現金投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充裕,人民銀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11575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14天,利率1.65%,與此前持平。因當日有9595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此次人民銀行操作后,實現凈投放1980億元。
避免資金面大幅波動
實際上,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充裕,人民銀行近期已開啟多日加量逆回購的操作。
正如1月20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人民銀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12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5%。另外,1月21日,人民銀行再度重啟256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維持在1.65%不變。
在業內看來,此次人民銀行開展萬億元逆回購操作,主要是為了對沖大額7天期逆回購到期,同時在節前適度向市場投放流動性,避免資金面大幅波動。
“盡管當日操作了歷史最大規模14天期逆回購操作,但我們判斷,節前人民銀行公開市場凈投放力度整體上會較為溫和。”正如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可以看到,1月3日發布的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四季度例會公報提出,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資金空轉”,再加上近期監管層正在采取多重措施,遏制長債收益率過快下行勢頭,1月DR007等資金利率中樞出現一定幅度上行的可能性比較大,即與之前兩個月相比,1月資金面會相對偏緊一些。
資金面上,截至1月22日,Shibor隔夜上行0.1個基點,報1.78%;7天Shibor則下行9.3個基點,報1.813%;另外14天Shibor上行0.1個基點,報2.632%。
聯儲證券研究院研究員陳國文認為,人民銀行此次進行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主要考慮的因素仍然是節前因素導致資金面收緊、資金價格波動加大,因此向市場投放貨幣,以穩定資金價格,對沖節前因素帶來的波動。對資金面而言,人民銀行此次的大額操作,預計能夠穩定資金面,能有效緩沖因為春節因素帶來的沖擊。事實上,人民銀行在季末、月末、年末均會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緩解季節性因素導致的資金面收緊的壓力。
國債收益率飆升背后
引發關注的是,臨近節假日,隨著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增加,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也會上升。
所謂國債逆回購,本質上是一種短期借款,也可被視為一種短期理財方式,在國債逆回購交易中,投資者(即資金的出借方)將資金借給需要融資的機構(通常是金融機構),并以國債作為質押物。如果融資方到期不能按時還款,結算中心會先墊付資金,因此國債逆回購的風險相對較低。
從交易方式來看,國債逆回購可以在交易日的特定時間段內進行買賣,只需在證券賬戶中操作即可完成交易,門檻較低,1000元起投。因安全性高、流動性強、操作簡便等特點,被不少投資者關注。
如春節期間,投資者可以通過在特定日期操作國債逆回購來獲得更長時間的利息收入。例如,1月24日投資1天期的國債逆回購,可以賺到9天的利息;1月23日做2/3/4天期的國債逆回購,則可以享受12天的利息。業內認為,投資者可以選擇在特定時間點操作國債逆回購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由于春節假期臨近,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增加,導致短期資金成本上升,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也出現大幅飆升,以2025年1月18日為例,1天期國債逆回購收益率一度從2.77%飆升至7.77%,漲幅達到180%。
陳國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期國債收益率的波動,主要因素來自于資金面,春節因素擾動造成資金價格上漲,導致了債券收益率在上周及本周有所回升。在他看來,近期可以在債券市場以及利率市場操作,但也需要注意風險。人民銀行釋放流動性的操作,會推動國債逆回購收益率走低。另外,由于節前因素的擾動,資金面波動性相對較大,對債券市場的影響也相對加大。
陳國文認為,在波動加大的行情下,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機構投資者,但也不推薦杠桿加得過高。目前來看,需要注意的仍然是資金面波動問題,而政策面、基本面和供給面在春節前預計無太大波動。
同時,從資金價格角度看,資金價格的高峰或許已過去。陳國文判斷,受春節因素的影響,資金面的波動比債券收益率波動相對更大。疊加人民銀行釋放流動性,預計資金價格高峰已過,但不排除繼續波動的可能。
一季度降準可能性較大
對于節后貨幣政策工具,業內仍有不少期待。
因為不久前,人民銀行曾公開表態,下階段,宏觀經濟政策還將進一步強化逆周期調節,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其中包括,將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保證寬松的社會融資環境。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在保持金融業健康經營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王青指出,當前人民銀行已暫停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接下來會通過適度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繼續實施較大規模的買斷式逆回購操作,適量續作MLF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春節前后資金面持續大幅收緊的可能性不大。
就節前來看,考慮到人民銀行已于上月開展高達1.4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相當于提前向市場釋放了較大規模中期流動性,本月26日MLF操作將繼續較大幅度縮量,持續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
不過,1月3日發布的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四季度例會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與此前的“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相比更為積極。
王青判斷,今年新增信貸和新增社融有望恢復同比多增,這是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不可或缺的一個發力點。由此,2025年一季度信貸“開門紅”的可能性較大。著眼于加大對銀行信貸投放的支持力度,緩解銀行存款增速放緩帶來的壓力,一季度降準落地的可能性較大。這也是對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的具體落實。
而對于債券市場而言,陳國文進一步稱,人民銀行節前釋放流動性的操作,債券收益率短期內沖高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預計債券市場短期會呈現低位震蕩的行情,長期仍處于下降趨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