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精心準備的新年致辭視頻,正在因為里面的幾幀畫面遭受猜疑。
在長達20多分鐘的室外演講中,澤連斯基頂著深夜的嚴寒,稱贊該國在開發各類型武器方面取得的成功,并把軍工實力稱為與俄羅斯達成“公正和平的論據”。
澤連斯基說道:“又一次,烏克蘭正在生產自己的導彈,并且首次在一年之內生產超過一百萬架無人機——迫使敵人學習烏克蘭語,讓他們在聽到‘海王星’、‘游隼’的名字時顫顫發抖。這些都是我們的導彈,是烏克蘭的。”
問題在于,在澤連斯基列舉各類型武器時,展示了各種無人機和導彈在測試或戰斗場景中的畫面,其中在提到“游隼”(Сапсан)時,畫面上出現了導彈發射的畫面。
然而很快就有多家媒體指出,澤連斯基視頻里的“游隼”,與“韓國國防博客”2017年發布的視頻看上去一模一樣。但在那個視頻中,韓國軍方發射的是韓產“玄武-2A”導彈。
鑒于此,一些俄羅斯媒體和軍事博主公開指責澤連斯基“撒謊”。
之所以“游隼”導彈如此受到關注,主要原因在于射程。這款烏克蘭開發了近18年的彈道導彈,設計時預期的最遠射程達到500公里。
橫向對此,烏克蘭等待多年才拿到手的美國ATACMS飛彈,射程為300公里。作為參考,烏軍去年攻入的俄羅斯庫爾斯克州,距離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大約400公里。
在2018年的“獨立日游行”中,烏克蘭軍方曾經展示過這種導彈系統的模型,但之后的進展成謎。“游隼”還有一個名字叫做Hrim,另外還有一個專門用來出口的Hrim-2型號,將射程控制在導彈技術控制制度設定的300公里范圍內。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過去幾個月里烏克蘭時不時會宣布一些“導彈研發進展”,外界一直將其解讀為Hrim-2的進展。
例如,去年八月烏軍聲稱“成功測試首款國產彈道導彈”,10月時烏克蘭常駐北約代表團主席耶霍爾·切爾尼耶夫表示“烏克蘭國產彈道導彈很快會有具體成果”。
澤連斯基也在去年11月9日的講話中提到“完成第一批100枚導彈的生產”。雖然烏克蘭總統沒有提及具體型號,但由于他提到“深入俄羅斯打擊”,所以也被廣泛認為是Hri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