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港股創新藥ETF(159567)微跌,截至發稿跌幅0.73%,成交額4010萬元。
消息面,近期,醫保局發文大力賦能商業健康保險發展:1)指出商業健康保險是“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也面臨信息不對稱、機構營銷核保成本高、賠付率較低、打擊欺詐騙保難度大等問題;2)國家醫保局正在謀劃探索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公司、醫保基金與商業保險同步結算以及其他有關支持政策,這些舉措預計將大幅降低商保公司的核保成本、推動商保公司提升賠付水平,同時引導商保公司和基本醫保差異化發展,更多支持包容創新藥耗和器械。
興業證券認為,重點關注具備較好成長性和產業邏輯的細分領域,創新+國際化仍是核心關鍵詞。醫藥板塊科技屬性方向,我們認為創新藥仍是核心主線,同時可以關注基本面開始改善且后續風險較小的創新藥產業鏈部分標的。此外,醫療器械同樣符合創新+國際化邏輯。最后,如果經濟基本面預期轉好,則順周期品種消費醫療等領域表現有望更為突出。
國投證券表示,2025年多個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值得期待。根據CDE官網,2023年至2024年期間有多個國產創新藥的上市申請被CDE受理,參考既往創新藥上市審評進度,其中多個尚未獲批上市的產品有望于2025年獲批上市。其中:預計恒瑞醫藥有7個產品、信達生物有3個產品、科倫博泰有2個產品、康方生物有2個產品、和黃醫藥有2個產品、澤璟制藥有2個產品有望2025年獲批上市;此外邁威生物、首藥控股、亞虹醫藥、貝達藥業、諾誠健華、海創藥業、諾思蘭德、樂普生物、眾生藥業等企業各有1個產品有望于2025年獲批上市;上述產品未來上市獲批值得期待。
東吳證券認為,第十批仿制藥集采表現出以下特征:一是企業數量有門檻,入圍標準提高;二是入選規則改變,將50%降幅可中選這一規則,改為不高于同品種最低單位可比價1.8倍可中選;三是加強管理,嚴防企業圍標串標。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產生擬中選結果,平均降幅超70%,價格競爭充分。本次集采共納入62個品種、135個品規,申報企業439個,產品778個,首年約定采購額為85.13億元。從集采結果看,平均降幅超70%,為歷屆集采降幅之最。我們認為,隨著集采價格機制的不斷完善,仿制藥的完全競爭市場有望推動企業向創新轉型,迫使仿制藥公司向高壁壘的劑型或創新藥轉型,看好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成功的標的,建議關注海思科、信立泰、恒瑞醫藥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南下港股資金凈買入的金額超過了6900億元,遠超2020年的5966億元,這也是港股通開通以來的最大年度凈買入。港股的創新藥,是南下資金買入的方向之一。
市場人士指出,港股有很多醫藥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創新藥這一細分領域,相對于A股的很多仿制藥、CXO等企業來說,其實是更具有投資價值的,是當前醫保政策重點扶持的領域,有很多創新藥公司的實力也比較強,有些產品都已經在海外銷售的了。
另一方面,美國加息周期的結束,有利于港股創新藥。因此,從歷史走勢來看,港股創新藥與美元呈現出明顯的負相關,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677,當美元指數下跌時,港股創新藥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最近一段時間,雖然美元非常的強,但隨著通脹下降,美國的加息周期結束了,進入了降息周期,未來美元大概率會進一步下降,這有利于后期創新藥的行情。
投資者可借道港股創新藥ETF(159567)一鍵布局。
港股大爆發,隔夜中國資產接力飆漲!資金密集涌入,港股互聯網ETF(513770)份額超39億份續刷新高
政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高股息板塊或迎機遇,標普紅利ETF(562060)午盤漲1.47%,傳音控股漲7.80%
年末資金回流紅利資產 港股內銀股短線集體走強,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南方(520660)收盤漲1.42%
白酒龍頭大手筆回報股東!吃喝板塊震蕩上行,食品ETF(515710)小幅收紅,單日獲超千萬元資金回流!
海外不確定性緩和,恒指5連陽打開向上空間?港股互聯網ETF(513770)上探3%,基金經理定調:短期交易情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