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不到三個月,監管層對券商高管違規持有股票的立案處罰落地。
1月3日,北京證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國都證券原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楊江權持有一生物醫藥股票一年有余,被約談后賣出,虧損130.9萬元。根據有關規定,北京證監局對楊江權違規持有股票罰款15萬元。
同日,國都證券也因內部監測檢查機制不到位收到警示函。北京證監局還指出,國都證券存在從業人員投資行為管理的制度建設及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等違規情形。
被約談后賣出股票
2024年10月22日,國都證券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公司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楊江權因涉嫌從業人員違法持有股票,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當日生效。同日,國都證券收到楊江權的辭職報告,辭去相關職務,自10月22日起辭職生效。
從立案到如今結果水落石出,兩月有余。據北京證監局1月3日披露的詳情,自2020年8月26日起,楊江權先后擔任國都證券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等職務,截至2024年11月14日仍為國都證券員工,系證券公司從業人員。
自2022年10月28日成大生物股票解除限售首日至2024年6月28日期間,楊江權使用其本人在國都證券開立的證券賬戶持有“成大生物”8萬股。經北京證監局約談,2024年6月28日,楊江權將前述8萬股“成大生物”全部賣出,賣出金額合計194.37萬元,虧損130.90萬元。
北京證監局表示,以上違法事實,有證券賬戶資料、詢問筆錄、相關公告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根據相關規定,北京證監局決定對楊江權處以15萬元的罰款。
成大生物在科創板上市,主營產品為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人用乙腦滅活疫苗,當前市值約103.82億元。Wind顯示,自2022年10月28日,也就是楊江權持有股票起,成大生物的股價其實一直在波動中下行,截至2024年6月28日,即楊江權賣出時,區間內累計跌幅為39.34%。
同時,國都證券也被警示。北京證監局表示,經查,國都證券存在兩項問題:一是對從業人員投資行為管理的制度建設及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二是對從業人員投資行為的內部監測檢查機制不到位,未能主動發現并向監管部門報告從業人員違法持有股票。
證券從業人員僅兩種情形下可以持股
去年以來,監管對證券從業人員違規買賣股票行為重拳出擊,涌現出諸多案例。在對相關當事人出具監管措施外,招商證券、中金公司等幾家券商也因未能約束好自家員工被罰。與之相比,楊江權的案例稍顯“特殊”,他是違規持有股票一年又八個月,尚未交易,就被監管約談。
根據“證券法”第四十條,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者員工持股計劃的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可以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持有、賣出本公司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不過,除了這兩種情形外,證券從業人員均不能持有股票。
“證券法”第四十條規定,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任何人在成為前款所列人員時,其原已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必須依法轉讓。
履歷資料顯示,楊江權今年52歲,于2020年5月加入國都證券,擔任子公司國都創投董事長,同年8月起擔任國都證券副總經理。2020年12月起,楊江權又兼任財務負責人一職。2022年2月起,楊江權又代行總經理職務、首席信息官等職務,直到2022年5月30日被聘任為總經理,并兼任財務負責人直到2024年10月辭職。
彼時,針對楊江權被立案一事,國都證券稱,立案調查事項為對楊江權個人的調查,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構成嚴重不利影響。目前,中證協從業人員信息上已查詢不到楊江權的信息,應已離職。
國都證券34.25%股份已過戶至浙商證券名下
國都證券成立于2001年12月,注冊資本58.3億元,在新三板掛牌。廣受業界關注的是,浙商證券對國都證券的并購。根據國都證券最新公告,浙商證券通過特定事項協議轉讓交易方式受讓的國都證券19.97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34.25%)已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過戶登記。該交易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由中誠信托變更為浙商證券。
國都證券還稱,后續浙商證券若配合董事會改組等方式可能成為國都證券的控股股東,浙商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浙江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投集團)可能成為國都證券的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新增的一致行動人。
業績方面,國都證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83億元,同比減少0.4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89億元,同比減少0.38億元,主要因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等下降,所得稅費用增長。
根據此前披露的公告,收購完成后,浙商證券將根據國都證券的業務發展需求,適時對國都證券的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提出必要的調整建議,以提高國都證券運營管理能力和新業務開拓能力;并將根據國都證券的實際情況及后續經營管理需要,對現有組織結構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