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招商策略研究
近期市場調整是前期漲幅累積過大、政策進入真空期、企業面臨業績壓力、地緣政治局勢頻繁變動以及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顯著走強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的結果。當前,市場正處于一個大級別上行趨勢的調整期中。建議投資者在年末或明年年初,利用政策預熱期和業績披露期的市場效應積極建倉,重點關注與穩增長緊密相關的地產及其產業鏈,以及空間大、政策支持強且受技術進步催化的“智安醫”方向。
核心觀點
【觀策·論市】市場調整怎么看,后續市場如何演繹?市場在前期出現了明顯上漲后,近期開始出現震蕩調整,我們認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前期股票漲幅較大后,賺錢效應逐漸消退,投資者在年底傾向于將盈利落袋為安;前期市場上漲主要由政策頻發驅動,而目前進入業績真空期,缺乏新的政策催化劑;今年業績不甚理想,年底業績披露期有業績壓力,中小風格尤其承壓;地緣政治格局反復,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導致外資存在流出壓力。目前市場處于短期調整期,仍處于大級別上行行情的演化過程中,后續隨著經濟政策的逐步發力并顯現成效,有望迎來重要拐點,下一階段可以在年末或明年年初利用政策預熱期以及業績披露期效應建倉,建議關注與穩增長相關的地產及地產鏈以及空間大疊加政策支持,有技術進步催化的“智安醫”方向。
【復盤·內觀】本周A股市場指數表現較弱,主要原因如下:(1)朝鮮半島局勢惡化,11.21日金正恩發表演講,強調朝鮮半島從未像現在這樣危險地、尖銳地對峙,具有破壞性的核戰爭一觸即發;(2)本周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人民幣匯率承壓;(3)市場縮量,兩市成交額持續維持在階段性低位。
【中觀·景氣】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幅擴大,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10月智能手機產量同比增幅收窄、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10月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幅收窄,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10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1-10月包裝專用設備產量累計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1-10月金屬成形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增幅收窄,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1-10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降幅走闊,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降幅走闊,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累計同比降幅收窄。
【資金·眾寡】融資延續凈流入,ETF轉為凈申購。本周融資資金前四個交易日合計凈流入81.0億元;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194.0億份,較前期下降10.6億份;ETF凈申購,對應凈流入84.4億元。行業偏好上,融資資金凈買入非銀金融、電力設備、銀行等;信息技術ETF申購較多,券商ETF贖回較多。重要股東凈減持規模縮小,計劃減持規模下降。
【主題·風向】聚焦固態電池行業發展。隨著電動車和便攜電子設備發展,對電池性能要求提升,固態電池憑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與可規模化優勢成為研究熱點。其固態電解質提升性能并降低短路風險,應用前景廣闊。目前,國內研發加速:華為發布專利,寧德時代試制樣品,太藍新能源推出無隔膜產品,全球首條GWh級生產線落戶蕪湖,產業化進程加快。
【數據·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較上周下行,PE(TTM)為14.7,較上周下行0.3,處于歷史估值水平的46.1%分位數。板塊估值多數下跌,其中,僅紡織服飾、商貿零售、環保估值上漲,電子、計算機和國防軍工跌幅居前。
【風險提示】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海外政策超預期收緊。
01
觀策·論市——市場調整怎么看,后續市場如何演繹?
市場在前期出現了明顯上漲后,近期開始出現震蕩調整,我們認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前期股票漲幅較大后,賺錢效應逐漸消退,投資者在年底傾向于將盈利落袋為安;2)前期市場上漲主要由政策頻發驅動,而目前進入業績真空期,缺乏新的政策催化劑;3)今年業績不甚理想,年底業績披露期有業績壓力,中小風格尤其承壓;4) 地緣政治格局反復,市場不確定性增加;5)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導致外資存在流出壓力。
目前市場處于短期調整期,仍處于大級別上行行情的演化過程中,后續隨著經濟政策的逐步發力并顯現成效,有望迎來重要拐點。關于下一階段的加倉時間節點和方向:1)利用政策預熱期建倉:當前的經濟數據有所改善,但是需要政策進一步強化,針對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可以考慮加倉與穩增長相關的地產及地產鏈等;針對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可以關注消費擴內需、供給側改革和新質生產力;2)利用業績披露期效應建倉:明年一月中下旬業績落地后,可以根據政策導向,產業趨勢等因素考慮加倉空間大,政策支持,有技術進步催化的“智安醫”。
從行業和風格配置角度考慮,我們判斷,在前期中小風格占優之后,隨著中小風格補漲到位,交投占比出現較高的情況,并且此前大家預期的并購可能會隨著IPO節奏的逐漸恢復有所弱化,中小風格繼續進一步占優的概率降低。后續,隨著化債政策順利落地、四季度進入業績修正和年底估值切換的階段、ETF目前已經逐漸深入人心、中證A500進入批量建倉期,偏藍籌風格的指數有望獲得更加正面的支撐。行業選擇層面,結合中觀景氣、盈利能力、籌碼分布、估值、交易、周期階段和賽道價值等多個維度,本期推薦關注汽車(汽車零部件、乘用車)、家電(白電、廚衛電器等)、商貿零售、機械設備(自動化設備)、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基礎化工(化學制品)。
??近期市場出現了調整
過去一段時間,市場開始出現震蕩調整,主要指數在上周均錄得了不同程度調整,市場在本次調整后,明顯出現了對后續市場走勢擔憂的情緒。
我們認為近期市場調整的原因:
1、前期股票漲幅較大,年底有落袋為安的要求
雖然對于近期市場下跌,市場有很多解釋,但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前期上漲之后,近期賺錢效應開始逐漸消退,年底有落袋為安的需求。
9月23日至11月22日兩個月時間,指數漲幅普遍超過20%,這在A股還是非常難得的短期漲幅。短期上漲后,由于前三年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投資對于A股盈利持續性的信心一定是需要更長時間恢復的。因此,部分投資者會在年底盈利后落袋為安,這是人之常情。
在9月底十月初市場大漲后,ETF流入速度先行放緩,而在11月中旬開始,融資余額流入也趨緩。
這種調整在歷史上A股大級別行情的演繹過程中是很常見的現象。此前我們分析過A股五年左右的政策周期,逢四逢九政策進入發力周期,市場在資本市場政策發力和財政貨幣政策發力后會迎來中期拐點,市場在見底時會迎來放量大漲,但是并不意味著行情會一馬平川漲上去,在放量大漲后,總會跟隨一波明顯的調整,這種調整往往會持續到當年年底,年底調整可能會更加明顯,而開年后,市場將會進入到一波更加綿長的主升浪。
1999年519行情后,7月開始調整,11-12月調整幅度比較大,2000初回到上行周期。
2005年7月開始放量大漲后,11-12月陷入調整,2006年初進入大級別上行。
2014年10月開始放量大漲后,12月至次年1月陷入調整,2015年1月下旬進入大級別上行。
2019年2-3月放量大漲后,4月中旬開始有一波明顯調整,9-12月有一波明顯調整。
以上所描述在年底的調整,基本都是年內出現過放量大漲,投資者在年底有落袋為安的需求,同時,這些放量大漲的年份,往往也是對應業績的低谷期但流動性改善,因此投資者也傾向于回避業績披露的時間窗口。
2、前期主要是政策頻發驅動,目前是業績真空期缺乏催化劑,12月上旬后,又開始進入下一波重大會議高峰期
本輪市場大漲始于9月24日,“一行一會一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重要的支持資本市場的政策和貨幣工具之后;加速于9月26日政治局會議定調經濟政策發力,在后續各新聞發布會后逐漸趨于震蕩,而在11月8日人大常委會宣布大規模化債計劃后,政策的發布高峰期階段性告一段落。
由于本輪行情很大程度源自于政策催化,在政策真空期出現后,市場缺乏新的催化劑,因此部分投資者選擇離場觀望。
下一輪大的政策高峰期將會從12月上旬的政治局會議討論經濟,到月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明年的兩會。下一輪政策高峰來臨前,投資者又會開始有新的政策期待。
3、今年業績不甚理想,年底業績披露期有業績壓力,中小風格尤其承壓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分化加大,整體增速承壓,前三季度非金融口徑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回落至-7.6%,目前來看四季度經濟數據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此前市場主要依靠信心的修復和增量資金,對于業績的相對疲弱先暫時不予關注。但是當年底全年業績即將披露,投資者不得不回歸到業績層面,就可能會產生業績表現與股價漲幅不符的直觀感受。在年底到明年一月披露業績預告的階段,部分投資者可能會因為業績不達預期或者下修預期而拋售股票,這種情況在中小風格出現的概率更大,例如中證2000指數。
中證2000指數十年橫向震蕩,體現為波動性而非趨勢性,而這個指數在每年12月至次年一月,通常都會有較大幅度的調整。而12月至次年一月往往就是逐漸進入業績預告的披露高峰期。當然,當業績披露期結束后,無論業績多么低于預期,投資者總是會對次年的業績信心滿滿或者沒有了業績披露的束縛之后,在次年春節前后,又往往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
從年底到次年業績預告披露高峰(1.15-1.31)中證2000指數都有不同程度的調整,而且這個階段,滬深300相對更加穩健,中證2000指數基本都跑輸了滬深300。
4、近期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有反復,有沖突加劇的態勢
近期,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升級,俄羅斯軍事行動升級:俄羅斯于最近加強了對烏克蘭的導彈攻擊。根據媒體報道稱,俄羅斯新型中程導彈已經投入使用,宣稱其技術裝備能力超越美國的防御能力。根據參考消息,俄羅斯對新型中程導彈“榛樹”進行了實戰測試,打擊了位于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的烏克蘭軍工設施。
參考消息援引朝中社11月23日報道,朝鮮國防省新聞室長23日發表題為“堅決采取自衛措施維護國家安全環境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憲法義務”的談話,這篇新聞報道了朝鮮國防省新聞室長發表的談話,主要內容是關于美國近期在朝鮮半島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的一系列針對朝鮮的示威性軍事行動,這些行動導致地區軍事緊張局勢升級。談話中提到了美國派遣核航母打擊群、進行多域聯合軍演、派遣核潛艇停靠以及利用戰略偵察機進行空中偵察等具體行動,認為這些行為是軍事挑釁,并警告可能導致地區局勢陷入無法挽回的災難。朝鮮強烈要求美國及其盟國停止挑釁性敵對行動,防止軍事對峙演變成實際性武裝沖突。同時,朝鮮軍隊表示已做好完全戰備姿態,將嚴密注視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動態,并在必要時采取實際行動以遏制危險并完成國家軍事戰略目的。
俄烏,朝韓的軍事沖突升級或者局勢惡化雖然對A股沒有直接影響,但是在市場前期大漲后,這種事件也會一定程度降低投資者風險偏好。
5、近期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走勢偏強,外資存在流出壓力
此前,在美聯儲9月首次降息前后,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均走低,為A股在九月下旬以來的反彈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而在特朗普獲得大選勝利后,投資者對于美聯儲降息預期明顯降溫,同時對于特朗普在就任后的經濟政策抱有較高期待。加之美國部分經濟數據存在韌性,以及近期地緣政治環境不斷惡化推動避險情緒,導致美元指數又開始出現了持續的反彈,目前已經攀升至2023年以來的新高。
在美元指數走強后,恒生科技,中概股指數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調整,使得A股的情緒面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當前外資對A股的影響力已經遠遠不如前幾年,但是,外資的邊際變化仍然會對A股產生影響,除此之外,全球交易的中國資產表現也會間接影響A股的情緒。
總的來看,在指數前期出現了明顯上漲后,近期市場調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前期漲幅較大與年底落袋為安需求:近期市場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前期股票漲幅較大后,賺錢效應逐漸消退,投資者在年底傾向于將盈利落袋為安。特別是在過去兩個月中,指數漲幅普遍超過20%,但在前幾年市場整體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盈利持續性的信心仍需時間恢復。
2、政策真空期與業績壓力:前期市場上漲主要由政策頻發驅動,而目前進入業績真空期,缺乏新的政策催化劑。同時,今年上市公司業績整體承壓,年底業績披露期可能帶來業績壓力,尤其是中小風格股票可能面臨更大壓力。中證2000指數在年底至次年一月通常會有較大幅度調整,反映了這一趨勢。
3、地緣政治格局反復: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升級,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導彈攻擊加強以及朝鮮半島軍事緊張局勢加劇等,這些事件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對投資者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4、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走強:近期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走勢偏強,導致外資存在流出壓力。雖然外資對A股的影響力已不如前幾年,但其邊際變化仍會對A股產生影響,同時全球交易的中國資產表現也會影響A股的情緒。
綜上所述,市場調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前期漲幅過大、政策真空期、業績壓力、地緣政治格局反復以及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走強等。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共同導致了近期市場的波動和調整。
???調整之后怎么看,如何考慮加倉時間節點和方向
首先明確一點,當前行情大級別的上行正在演化過程中,目前正處在大漲之后消化獲利盤所帶來的調整期。
我們在此前提出了經濟和資本市場運行中的五年政策周期,以貨幣政策和經濟穩增長政策為例,若這些政策得到有效實施并直接促進經濟發展,一個顯著的標志便是M1增速的明顯回升。通過觀察歷史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二十多年里,M1增速的拐點分別出現在1998年底1999年初、2004年底、2009年初、2014年初以及2019年初,這些年份恰好遵循了“逢9逢4”的規律。這表明,在“逢9逢4”的年份,政策往往全面發力,貨幣政策趨向寬松,為接下來兩年的經濟改善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資本市場支持政策也呈現五年一發力的特征,“逢9逢4”往往也有國務院發布的支持資本市場高規格文件,或者設置一個新的板塊來支持資本市場。隨著經濟政策的逐步發力并顯現成效,以及資本市場支持政策發揮作用,市場在關鍵時間節點上也迎來了重要拐點并進入上行周期。具體而言,這些拐點分別出現在1999年年初、2015年年底、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2014年年中以及2019年年初。此后行情的展開呈現“放量大漲——階段性縮量調整——持續性更強的主升浪”的三階段特征。而2024年9月之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的共振發力,也完全符合歷史五年周期規律特征,而過去也發生了放量大漲以及已經開啟的縮量調整,那么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就是:
“如何考慮下一個階段的加倉時間節點和方向?”
首先,利用政策預熱期建倉。
當前的經濟數據有所改善,但是需要政策進一步的強化,那么對于明年經濟政策的定調會在12月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由于目前對于經濟工作的定調是“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那么仍然可以期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明年的政策定調或更加積極。
因此12月初開始,就可以進入交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時間窗口,由于這個會議更加偏經濟,我們可以考慮加倉的方向是與穩增長相關,例如地產及地產鏈;除此之外,對于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針對消費擴內需,產能冗余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措施,進一步提振新質生產力相關措施等。針對相關的政策,投資者也可以預期并找到相應的投資機會。
其次,利用業績披露期效應建倉。
每年年底到次年1月,如果當年業績承壓,那么股價整體也可能會相應的承壓,尤其針對產業空間大,但是短期缺乏業績支撐的板塊和個股。當然,一旦過了業績披露期,到一月中下旬,投資者又可以根據政策導向,產業趨勢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加倉板塊。此時,空間大,政策支持,有技術進步催化的方向就是加倉的方向,本次首選考慮AI+(AI硬件和應用的加速落地),其次安全相關(軍工信創自主可控產業鏈),最后醫療醫藥,簡稱“智安醫”。
??小結
市場在前期出現了明顯上漲后,近期開始出現震蕩調整,我們認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前期股票漲幅較大后,賺錢效應逐漸消退,投資者在年底傾向于將盈利落袋為安;2)前期市場上漲主要由政策頻發驅動,而目前進入業績真空期,缺乏新的政策催化劑;3)今年業績不甚理想,年底業績披露期有業績壓力,中小風格尤其承壓;4) 地緣政治格局反復,市場不確定性增加;5)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導致外資存在流出壓力。
目前市場處于短期調整期,仍處于大級別上行行情的演化過程中,后續隨著經濟政策的逐步發力并顯現成效,有望迎來重要拐點。關于下一階段的加倉時間節點和方向:1)利用政策預熱期建倉:當前的經濟數據有所改善,但是需要政策進一步強化,針對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可以考慮加倉與穩增長相關的地產及地產鏈等;針對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可以關注消費擴內需、供給側改革和新質生產力;2)利用業績披露期效應建倉:明年一月中下旬業績落地后,可以根據政策導向,產業趨勢等因素考慮加倉空間大,政策支持,有技術進步催化的“智安醫”。
從行業和風格配置角度考慮,我們判斷,在前期中小風格占優之后,隨著中小風格補漲到位,交投占比出現較高的情況,并且此前大家預期的并購可能會隨著IPO節奏的逐漸恢復有所弱化,中小風格繼續進一步占優的概率降低。后續,隨著化債政策順利落地、四季度進入業績修正和年底估值切換的階段、ETF目前已經逐漸深入人心、中證A500進入批量建倉期,偏藍籌風格的指數有望獲得更加正面的支撐。行業選擇層面,結合中觀景氣、盈利能力、籌碼分布、估值、交易、周期階段和賽道價值等多個維度,本期推薦關注汽車(汽車零部件、乘用車)、家電(白電、廚衛電器等)、商貿零售、機械設備(自動化設備)、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基礎化工(化學制品)。
02
復盤·內觀——主要指數普跌,中證1000、小盤價值相對抗跌
本周A股市場普跌。主要指數全部下跌,主要指數中,中證1000、小盤價值相對抗跌,分別下跌1.55%和1.57%;北證50和科技龍頭領跌,分別下跌3.51%和3.61%。
本周A股市場指數表現較弱,原因如下:(1)朝鮮半島局勢惡化,11.21日金正恩發表演講,強調朝鮮半島從未像現在這樣危險地、尖銳地對峙,具有破壞性的核戰爭一觸即發;(2)本周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人民幣匯率承壓;(3)市場縮量,兩市成交額持續維持在階段性低位。
從行業上看,本周申萬一級行業漲少跌多,綜合、商貿零售、紡織服飾等板塊漲幅靠前,社會服務、食品飲料、通信等板塊跌幅靠前。從漲跌原因看,本周強勢板塊主要原因,綜合(板塊正常輪動);商貿零售(10月商品零售增速創年內新高);紡織服飾(10月國內紡織品服裝銷售額上漲明顯,紡織品服裝出口銷售出現階段性回暖);跌幅較大的行業原因,社會服務(教育板塊下跌),食品飲料(白酒板塊下跌),通信(英偉達股價下跌,市場風格切換,成長板塊承壓)。
03
中觀·景氣——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幅擴大,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
10月智能手機產量同比增幅收窄、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10月智能手機產量116.91百萬臺,同比增幅收窄3.7個百分點至6.1%;智能手機產量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0.4個百分點至8.27%。
10月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幅收窄,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10月集成電路產量為359億塊,同比增幅收窄6.1個百分點至11.80%;集成電路產量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5.03個百分點至15.83%。
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5.09萬臺/套,當月同比增幅擴大10.6個百分點至33.40%,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4.57個百分點至25.40%;1-10月累計產量46.57萬臺/套,累計同比增幅擴大1.8個百分點至13.30%。
10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10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為6.00萬臺,同比增幅擴大5.3個百分點至7.10%,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0.3個百分點至6.23%。1-10月金屬切削機床累計產量為57.00萬臺,同比增幅擴大0.2個百分點至7.40%。
1-10月包裝專用設備產量累計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1-10月包裝專用設備產量累計值為125.50萬臺,同比增幅擴大1.3個百分點至13.10%;10月包裝專用設備產量當月值為19.43萬臺,同比增幅收窄38.2個百分點至19.20%,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8.5個百分點至30.03%。
1-10月金屬成形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增幅收窄,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1-10月金屬成形機床累計產量為13.60萬臺,同比增幅收窄3.4個百分點至7.10%。10月金屬成形機床產量當月值為1.40萬臺,同比增幅擴大0.6個百分點至7.70%,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收窄5.77個百分點至10.50%。
1-10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降幅走闊,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降幅收窄。1-10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值為6.12億平方米,同比下行22.60%,降幅較前值擴大0.4個百分點,三個月滾動同比擴大至-21.22%(前值-18.95%)。1-10月份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值為4.2億平方米,同比下行23.90%,降幅較前值收窄0.5個百分點,三個月滾動同比收窄至-28.47%(前值-30.43%)。
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值為7.69萬億元,同比下行20.90%,降幅較前值收窄1.8個百分點,三個月滾動同比收窄至-11.93%(前值-16.29%)。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值為7.79億平方米,同比下行15.80%,降幅較前值收窄1.3個百分點,三個月滾動同比收窄至-8.59%(前值-11.56%)。1-10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值為8.63萬億元,同比下行10.30%,降幅較前值擴大0.2個百分點,三個月滾動同比降幅擴大至-9.83%(前值-8.94%)。
04
資金·眾寡——融資延續凈流入、ETF轉為凈申購
從全周資金流動的情況來看,本周融資資金凈流入,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下降,ETF凈申購。具體來看,融資資金前四個交易日合計凈流入81.0億元;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194.0億份,較前期下降10.6億份;ETF凈申購,對應凈流入84.4億元
從ETF凈申購來看,ETF凈申購,寬指ETF均為凈贖回,其中科創50ETF贖回最多;行業ETF申贖參半,其中信息技術ETF申購較多,券商ETF贖回較多。具體來看,股票型ETF總體凈申購283.8億份。其中,滬深300、創業板ETF、中證500ETF、上證50ETF、中證A500ETF和科創50ETF分別凈贖回22.8億份、凈贖回4.7億份、凈贖回12.8億份、凈贖回0.8億份、凈申購363.9億份、凈贖回25.9億份。行業方面,信息技術ETF凈申購33.6億份;消費ETF凈贖回2.8億份;醫藥ETF凈申購27.9億份;券商ETF凈贖回3.0億份;金融地產ETF凈申購0.6億份;軍工ETF凈贖回0.2億份;原材料ETF凈申購2.0億份;新能源&智能汽車ETF凈申購3.8億份。
本周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規模較前期回落,新成立偏股類基金194.0億份。
兩融方面,融資資金前四個交易日凈流入81.0億元。從行業偏好來看,本周融資資金集中買入非銀金融,凈買入額達24.3億元,其他凈買入規模最高的行業主要包括電力設備、銀行、汽車等;凈賣出的主要是電子、醫藥生物、房地產等。從個股來看,融資凈買入較高個股包括東方財富、江淮汽車、上汽集團等,凈賣出較多的主要包括東山精密、中航沈飛、拓維信息等。
從資金需求來看,重要股東凈減持規模縮小,計劃減持規模下降。本周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增持9.7億元,減持32.8億元,凈減持23.1億元,凈減持規模縮小。其中,凈增持規模較高的行業包括石油石化、農林牧漁、汽車等;凈減持規模較高的行業包括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本周公告的計劃減持規模為116.0億元,較前期下降。
05
主題·風向——聚焦固態電池行業發展
本周A股市場普跌,萬得全A下跌2.08%,滬深300下跌2.60%,創業板指下跌3.03%。A股漲幅居前的重要主題指數為鋰電電解液、南京市國資、最小市值。
本周和下周值得關注的主題事件有:
??國內重要資訊與產業政策
(1)數字基礎設施——商務部:加強蘇州工業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布局網絡、算力
財聯社11月21日電,商務部印發《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深化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支持蘇州工業園區創建國家“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和中國軟件名園。堅持軟硬協同,順應開源發展趨勢,鼓勵技術軟件和工業軟件企業協調創新發展。鼓勵國家大基金以市場化方式積極支持蘇州工業園區相關項目。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布局網絡、算力,鼓勵以云服務方式整合智算算力資源。鼓勵人工智能企業和工業企業深度協作,統籌布局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探索典型應用場景。高水平建設碳達峰試點園區。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建設,積極布局分布式光伏,鼓勵企業參與綠電綠證交易。推動企業基于依法披露的環境信息開展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價。
新聞來源:
https://www.cls.cn/detail/1865335
(2)游戲——《黑神話:悟空》獲TGA 2024年度游戲提名
《科創板日報》19日訊,TGA 2024公布年度游戲提名,獲提名游戲分別為《黑神話:悟空》《宇宙機器人》《小丑牌》《艾爾登法環:黃金樹幽影》(DLC)、《最終幻想7:Rebirth》《暗喻幻想:ReFantazio》。《黑神話:悟空》同時還獲得了最佳游戲指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動作游戲三項提名。(TGA即The Game Awards,被喻為游戲界的奧斯卡,隨著近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為世界游戲評價的重要活動。)
新聞來源:
https://www.cls.cn/detail/1862588
(3)消費電子——華為Mate70系列預約人數超180萬,店員:Pro年前貨少
快科技11月18日消息,華為Mate70系列今日中午12時08分正式啟動預約,包括Mate 70、Mate 70 Pro和Mate 70 Pro+三款機型。預約窗口將持續至11月26日14時,隨后于同日18時08分開啟預售。截至下午3時10分,華為商城的預約量已突破132萬大關,展現出極高的市場熱度。在京東平臺,三款機型的預約情況同樣火爆,分別錄得Mate 70預約13.4萬人次、Mate 70 Pro預約20萬人次以及Mate 70 Pro+預約18.4萬人次,顯示出消費者對這一系列新品的強烈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內部消息透露,Pro版本可能成為此次發售中最難搶購的型號。有華為門店員工透露:“聽說Mate 70 Pro年前貨少,Mate 70和Mate 70 Pro+貨會多一點。”
新聞來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1-18/doc-incwnnhm3553562.shtml
(4)低空經濟——六城將開展eVTOL試點,產業鏈企業迎機遇
財聯社11月20日電,近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在2024國際電動航空(昆山)論壇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6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據悉,這6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和重慶。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意味著相關地方政府要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新聞來源:
https://www.cls.cn/detail/1863776
(5)數據要素——國家數據局就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征求意見
據國家數據局公眾號,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的改革任務,我們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立足當前發展實際,組織起草了《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主要目標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數據基礎制度和先進技術落地的重要載體。在數據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保障數據安全自由流動的流通利用設施,形成協同聯動、規模流通、高效利用、規范可信的數據流通利用公共服務體系;在算力底座方面,構建多元異構、高效調度、智能隨需、綠色安全的高質量算力供給體系;在網絡支撐方面,構建泛在靈活接入、高速可靠傳輸、動態彈性調度的數據高速傳輸網絡;在安全方面,構建整體、動態、內生的安全防護體系;在應用方面,支持傳統行業轉型升級,賦能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總體實現“匯通海量數據(維權),惠及千行百業,慧見數字未來”的美好愿景。
新聞來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1-22/doc-incwxaas0749840.shtml? ?
(6)人工智能——工信部:研究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2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何海林22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研究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和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大力發展智能物流裝備,推動在數據流動、商品溯源、電子簽名等領域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跨境電子商務規則,拓展數字貿易的新空間。
新聞來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2/doc-incwxaaq3995712.shtml
(7)外貿——商務部:三方面9條政策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的三方面9條政策,將幫助外貿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穩訂單拓市場,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企業的承保支持力度。加強外貿領域信貸投放,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支持。優化跨境貿易結算。鼓勵金融機構幫助企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水平。在培育外貿新動能方面,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擴大特色農產品等商品出口。指導和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國外不合理貿易限制措施。推動綠色貿易、保稅維修創新發展。在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方面,吸引和便利商務人員跨境往來,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支持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加強戰略合作。加大對外貿企業減負穩崗的支持力度,落實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密切跟蹤外貿運行情況,分析形勢變化,抓好外貿領域政策落地落實,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新聞來源:
https://news.sina.com.cn/c/2024-11-22/doc-incwxaas0752335.shtml
(8)醫藥——六部門:完善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擴大基層藥品種類
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 、國家藥監局六部門發布《關于改革完善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機制擴大基層藥品種類的意見》,加強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機制建設,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更好滿足人民用藥需求。《意見》提出的解決基層用藥問題的措施主要是4方面內容,即“規范和優化基層用藥種類”和“聯動配備使用、集中供應配送、短缺預警處置”三個機制。
新聞來源:
https://news.sina.com.cn/c/2024-11-22/doc-incwxnsh5736687.shtml ?
(9)光伏——華為劉大偉:華為全面采用“光儲充”智能化管理,超快充樁占全國總量半數
財聯社11月21日電,在今日舉辦的2024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上,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業務總裁劉大偉表示,華為采用“光儲充”智能化管理,提高翻臺率的同時實現對電網的友好。當電力不充分時,可以部署光伏、儲能來彌補電力短板。目前,華為已聯合在全國200多個城市、21條主要省級高速干線實現超充部署,截至三季度完成5萬根超快充樁的部署,占全國超快充樁總量的半數。
新聞來源:
https://www.cls.cn/detail/1859596
(10)人工智能——昆侖萬維(維權)天工大模型4.0 O1版將于11月27日啟動邀測
11月18日,昆侖萬維宣布,天工大模型4.0 O1版(英文名:Skywork O1)將于11月27日啟動邀測。據昆侖萬維介紹,天工大模型4.0 O1版是國內第一款具有中文邏輯推理能力的o1模型。
新聞來源: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62388.html
(11)鈉電池——攻克新能源短板!寧德時代第二代鈉電池官宣:零下40度不受影響
11月18日,寧德時代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公布了一項重要突破。據首席科學家吳凱透露,該公司已研發出第二代鈉離子電池,并計劃于2025年上市。與前一代產品相比,新一代鈉電池在保持較低能量密度的同時,展現出卓越的安全性能和耐低溫性能。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之前發布的初代鈉離子電池已在能量密度、充電速度和低溫放電保持率等方面顯示出顯著優勢。
新聞來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1-18/doc-incwnsqq3685144.shtml??
??國外重要資訊與產業政策
(1)大選任命———華爾街滿意人選來了?特朗普據稱將提名“前索羅斯門徒”任財長
美東時間11月22日周五美股盤后,多家媒體稱,特朗普料將提名貝森特為下一任美國財政部長。其中,彭博社的消息稱,特朗普的過渡團隊準備最早周五當天宣布,團隊已經在準備官宣的新聞稿了。貝森特現年62歲,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期間擔任他的主要經濟顧問,推廣他的議程并起草政策演講稿。如果消息屬實,并且提名得到參議院確認,貝森特將擔任特朗普政府中最有權力的職位之一。貝森特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會建議將關稅“逐步分層實施”,這樣任何通脹的影響都會逐步顯現,并可以通過去監管等反通脹政策來抵消。他上個月告訴《金融時報》,關稅是與貿易伙伴進行談判的起點。貝森特曾表示,他支持傳統的財政部觀點,包括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重要性。他也支持一些非傳統的財政政策,比如在今年早些時候,他曾提出提名設立一位“影子”美聯儲主席,這位主席將不會出席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議,但會對未來的貨幣政策方向提供指導。貝森特在大選結束后不久撰寫專欄文章,稱贊特朗普勝選后股市上漲,并批評2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預測當選總統的議程將“適得其反”。貝森特在上述文章中闡述了他對經濟的想法,呼吁特朗普政府減少政府借款,并對拜登政府“不切實際的能源轉型”投資政策進行改革。貝森特主張經濟更多地依賴關稅,并減少所得稅,稱此舉將恢復美國在世界舞臺的地位。他還主張稅收改革和放松監管,特別是為了刺激更多的銀行貸款和能源生產。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35027
(2)俄烏沖突——普京:俄軍在對烏行動中試驗新型中程高超(金麒麟分析師)音速導彈
1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講話。普京表示,21日俄軍對烏克蘭軍工企業進行了聯合打擊。行動中俄軍試驗了代號為“榛子”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該導彈能夠以10馬赫的速度打擊目標,目前沒有反導系統可以攔截這種類型的導彈。普京強調,導彈沒有搭載核彈頭。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livenews/2822084 ?
(3)虛擬貨幣——美國更加緊密地擁抱加密貨幣,比特幣漲約3%創歷史新高
比特幣漲穿9.4萬美元,繼續創歷史新高,日內當前漲約2.9%。這得益于一系列最新事件凸顯出,美國在加密貨幣“啦啦隊員”特朗普的帶領下,更加緊密地擁抱數字資產行業。其中最新的一件事是,特朗普的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Corp.正在洽談收購數字資產交易平臺Bakkt Holdings Inc.的事宜。其他事件還包括,納斯達克上市iShares安碩比特幣信托ETF的期權,高盛集團試圖分拆其數字資產平臺,表明加密貨幣及其底層區塊鏈技術正在深入金融體系。加密貨幣概念股中,BTC Digital漲超26.5%,Applied Digital漲超19%,MARA Holdings漲超12.4%,“比特幣持倉大戶”微策投資MSTR漲超10%。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livenews/2820791
(4)新能源——外媒爆“歐盟計劃迫使前去設廠的中企轉讓技術”,專家警告:可能起反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道稱,歐盟計劃迫使前去設廠的中國企業將知識產權轉讓給歐洲企業,以換取歐盟補貼。報道稱,歐盟在收緊清潔能源技術貿易政策,而上述計劃為該行動的一部分。報道引述兩名歐盟高級官員的話稱,在即將于12月進行的一項補貼規模達10億歐元的新能源電池開發項目招標中,歐盟將引入要求中國企業在歐洲設廠并分享技術訣竅的新條款。他們表示,以此為試點,歐盟的做法可能還會推廣到其他補貼計劃中。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34770
(5)人工智能——亞馬遜向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追加投資40億美元
亞馬遜將增加在OpenAI競爭對手、生成式AI軟件Claude開發商Anthropic的持股。云計算巨頭亞馬遜聲明稱,將向這家位于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追加投資40億美元。在此之前,亞馬遜已經向Anthropic投資40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的投資條款包括Anthropic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 (AWS)數據中心來滿足其部分計算需求,以及AWS設計的人工智能芯片。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livenews/2822645
(6)腦機接口——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獲批在加拿大啟動臨床試驗
財聯社11月21日電,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當地時間11月20日宣布,已獲加拿大衛生部批準啟動在該國的首次臨床試驗,開始招募受試者。聲明稱,與此前的PRIME研究類似,這項名為CAN-PRIME的研究旨在評估Neuralink植入物和手術機器人的安全性,并評估該公司腦機接口在“幫助四肢癱瘓患者用意念控制外部設備”方面的初步功能。
新聞來源:
https://www.cls.cn/detail/1865410
(7)蘋果——追趕ChatGPT語音,Siri 2026年大變身?蘋果據稱要用更先進模型強化對話能力
美東時間11月21日周四,彭博社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加緊開發一款對話功能更強的Siri數字助理,旨在趕上OpenAI的ChatGPT等語音服務的步伐。新版Siri使用更先進的大語言模型(LLM)與用戶來回對話,還可以更快地處理比對話更復雜的用戶要求。新版Siri最終將被添加到蘋果的個人智能化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中,蘋果內部相關研發人士稱它為LLM Siri。報道稱,蘋果計劃,最早2025年、即明年宣布Siri的上述重大改進,作為明年將發布的iOS 19和macOS 16軟件更新的一部分,蘋果內部將iOS和macOS的相關更新分別命名為Luck和Cheer。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34896?keyword=siri
(8)谷歌——谷歌一度跌7%!Chrome不夠,司法部還尋求剝離安卓系統、限制AI訓練
美國司法部向法庭提出要求,除了剝離其Chrome瀏覽器外,還要谷歌剝離安卓操作系統,并限制谷歌訓練AI模型。如果提案最終被接受,谷歌將不得再擁有瀏覽器,并且在未來五年內不能重新進入瀏覽器市場。此外,谷歌還不再能夠獨占大量的數據資源,這些數據對于AI訓練至關重要。
新聞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34869?keyword=chrome
(9)星鏈——建了“星鏈”還要建“火星鏈”?馬斯克提出火星互聯網服務
據英國GB News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要求商業供應商提交方案幫助NASA探索火星。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日前在火星探索計劃分析小組會議上向美國宇航局提出了“火星鏈”(Marslink)這一概念,該方案將火星與高速Wi-Fi連接起來,主要用于火星任務。“火星鏈”方案是SpaceX“星鏈”(Starlink)衛星互聯網的改編版,近7000顆衛星在軌運行的“星鏈”目前為近500萬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在“火星鏈”方案中,多顆衛星將圍繞火星軌道運行,使用現有“星鏈”服務的激光通信,使得地球能夠與火星共享數據。
新聞來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77580
本周產業觀察——聚焦固態電池行業發展
隨著電動汽車、便攜式電子設備等市場的快速發展,對電池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逐漸難以滿足需求,而固態電池以其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成本可控、可規模化量產的獨特優勢成為了電池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固態電池相比傳統鋰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液體電解液提供離子傳導路徑,降低漏液短路風險,提升電池安全性,同時固態電解質可以承受更高電壓、電流,能夠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有望在未來的能源存儲和電動汽車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車企與電池企業固態電池研發進展不斷:11月5日,華為公布硫化物固態電池專利,名稱為《摻雜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超1000人,主攻硫化物路線的固態電池,現已進入20Ah樣品試制階段;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在重慶聯合發布無隔膜固態電池產品及技術;11月18日全球首條GWh級新型固態電池生產線落戶蕪湖,標志著企業新型固態電池項目全面沖刺量產。在此背景下,國內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度有望持續加快。
(1)固態電池“猛料”不斷,新技術層出不窮
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百家爭鳴,其展現出的性能潛力以及海外同行在工程化方面的實質性進展促使海內外企業積極布局,產業呈現火熱發展態勢。
11月5日,華為公布最新的硫化物固態電池專利,名稱為《摻雜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華為本次專利摘要顯示:本實現方式公開的摻雜硫化物材料可以作為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應用在鋰離子電池中,解決了金屬鋰負極與硫化物電解質界面的副反應問題,使得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另外這項新技術尤其針對了液態鋰硫電池體系中多硫化物(LiSx)穿梭導致容量衰減嚴重的問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應是液態鋰硫電池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它會導致電池容量快速下降,影響電池的循環性能和壽命。此次華為的新專利通過使用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為液態電池的升級換代提供了技術支撐,能夠有效滿足未來EV、儲能等多種應用場景,也為全球電池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寧德時代不斷對全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已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超 1000 人。寧德時代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線,并根據11月7日信息顯示已進入 20Ah 樣品試制階段。全固態電池樣品試制通常從1Ah開始,逐步增大單個電池容量。1Ah樣品階段主要檢測電池材料性能,10Ah樣品階段檢測電池單體性能,而20Ah樣品階段則意味著電池方案初步定型,進入生產技術探索階段。一位知情人士稱,寧德時代目前的方案能將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做到 500 Wh/kg,比現有電池提升 40% 以上,但充電速度和循環壽命尚未達到預期,這表明全固態電池技術仍面臨一些技術挑戰。
11月7日,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聯合舉辦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發布會。在技術發布環節,太藍新能源董事長 & CTO 高翔博士發布了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并首推鋰電池 “減材制造” 理念,標志著對行業展開一次革命性創新。其 4-3-2-1技術路線:在鋰離子電池四大主材基礎上,第一步,減掉隔膜、部分電解液,用于最先量產、裝車的半固態電池;第二步,減掉全部電解液,用于低空經濟等領域全固態產品;第三步,減掉負極,用于未來無負極全固態產品,確定了從液態到半固態、全固態電池的產業路徑。當前4-3-2-1技術路線已經到3階段,從3到1雖然是全新的突破與嘗試,但新能源不斷增長擴大的市場將有效推動產業進步,促進其商業化落地。針對其產品的安全性,太藍新能源表示同等條件下,無隔膜半固態電池安全性能比液態鋰電池大幅提升,電池安全測試遠超國標要求。目前該產品已經順利通過了 GB38031 - 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以及 GB43854 - 2024《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相關認證,并獲得了權威的檢驗檢測報告。實用性方面長安汽車表示,無隔膜半固態電池計劃于2026年進行裝車驗證/測試,以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應用需求;無隔膜全固態電池計劃于2027年實現批量生產,在特殊領域開展示范性應用,其已毫無疑問的成為新能源產品發展的新支點。另外在此次發布會上,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真鋰研究等協會共同完成發布《固態鋰電池技術發展白皮書》。作為業內首發,它代表著目前行業內最新的研究成果、發展方向和觀點集合,將成為其他企業后續進一步探索與開發的重要參考指南,還將推動行業內交流不斷加深,促使行業技術革新進程加快,在共同進步與技術革新的航道上穩步遠航。
11月18日,全球首條 GWh 級新型固態電池生產線正式落戶安徽蕪湖,落戶于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上其采用了先進的干法制造工藝和新型高導電性固態電解質材料:將電池核心生產工序由傳統的 11 步縮短至 5 步,去掉了烘烤、壓實、分條、模切、干燥、注液等環節,使得固定資產投入減少 30%、制造能耗節省 20%,更加綠色環保,且符合歐美等國新一代綠色電池標準,并提升了電池能量密度,延長了使用壽命。產品方面公司表示第一代固態電池技術產品預計將于 2025 年一季度實現量產,能量密度比超過 280wh/kg 。2025 年推出的第二代固態電池技術產品,能量密度比超過 400wh/kg,2027 年推出能量密度比超過 500wh/kg 的第三代固態電池技術產品。這條生產線的啟動,標志著新型固態電池進入量產階段,有望徹底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焦慮的問題,并為電動汽車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儲存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在固態電池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另外10 月25日傳藝科技推出新款固態電池產品。其充電循環可達 3000 次以上,遠超行業標準的 1000 次,并且在充電速度上也有提升;11月8日,廣汽集團表示已初步打通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預計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11 月 21 日藍海華騰發布新型固態電池,其能量密度達到了傳統鋰電池的 1.5 倍以上,充滿電僅需 30 分鐘,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場景測試中,可實現長達 24 小時的連續使用,執行高負載任務時性能穩定,未見明顯發熱現象。
(2)固態電池商業化前景廣闊,挑戰與機遇并存
目前傳統液態鋰電技術迭代已達瓶頸,而固態電池在兼顧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性兩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有望成為未來電池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為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固態電池作為一項革命性的技術,被眾多車企與能源企業視為未來相關產業鏈發生變革的核心;率先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突破的企業,勢必將改變現有的市場發展格局,成為能引領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新巨頭。
固態電池行業前景廣闊,企業發展百舸爭流。目前中國固態電池產業鏈企業數量超過 200 家,其中超 100 家布局在固態電池環節,超 60 家布局在固態電解質環節,其余分布在正極、負極、裝備等領域,到 2030 年中國全固態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破千億,2035 年中國固態鋰電池將有 55% 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根據EV Tank發布的《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固態(含半固態)電池的出貨量將達614.1GWh,在整體鋰電池中的滲透率預計在10%左右。另外據GGII 預測,國內2024 年固態電池(半)有望實現大規模裝車,全年裝機量有望超過 5GWh,到2030年將超過65GWh,2035年達約300GWh。全固態電池則預計2028年可實現出貨量突破1GWh;全固態電池有望在 2027 年實現量產裝車,部分企業如美國 QuantumScape、輝能科技、衛藍新能源最快在 2025 年至 2026 年可以實現量產,西班牙 Basquevolt、清陶、比亞迪、寧德時代、韓國三星 SDI 計劃在 2027 年,太藍、韓國 LG 新能源、韓國 SK On、日本松下、日本豐田則計劃在 2028 年或之后。
政策支持不斷加碼,市場驅動行業提速。國內出臺了一系列產業規劃和支持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業化進程。例如2016 年發布的《“十三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要求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激發了固態電池技術創新熱潮;在 2019 年 12 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加強固態電池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的要求;2020 年起,我國首次將固態電池列入行業重點發展對象并提出加快研發和產業化進程;2024 年 5 月,中國或將投入約 60 億元用于全固態電池研發,由政府相關部委牽頭實施,寧德時代、比亞迪、一汽、上汽、衛藍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業有望獲得政府基礎研發支持。該項目經過嚴格篩選后,具體分為七大項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術路線。另外政府還通過給予研發補貼、設立專項基金、與高校合作等方式,支持固態電池企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和風險,促進了固態電池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產業的發展。
多元化應用前景,市場潛力巨大。新能源汽車方面,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能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有望緩解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其良好的安全性,可降低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使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從而推動固態電池在該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儲能領域方面,固態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夠在同樣的空間下存儲更多的能量,適合大規模儲能項目;其循環壽命長,可降低電池更換頻率和整體運營成本;安全性高,減少了電解質泄漏和熱失控的風險,可長期穩定運行;溫度適應范圍寬,在極端氣候下仍能維持較好性能,可滿足跨季節儲能等需求;低空經濟方面,2024 年 11 月 14 日,億航智能的 eVTOL 產品 EH216 - S 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固態電池飛行試驗,單次飛行時間達到 48 分 10 秒,續航性能相比傳統動力提升了 60% 至 90%。此次重大突破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低空經濟電池能源研究院的孵化下,高能量固態電池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其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等方面使其成為低空經濟領域電池的理想選擇。
總體而言,固態電池當前的發展正處于早期階段,隨著固態電池所連接的不同市場不斷發展和壯大,其相應產品對固態電池的依賴將進一步加強,需求也將逐步釋放,為固態電池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但伴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不斷入局,最終只有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產品質量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占據一席之地。
06
數據·估值——整體A股估值較上周下行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較上周下行。截至11月22日收盤,全部A股PE(TTM)為14.7,處于歷史估值水平的46.1%分位數。創業板PE(TTM)下行1.1至36.2,處于歷史估值水平的23.0%分位數。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PE(TTM)下行0.3至11.7,處于歷史估值水平的47.6%分位數。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指數PE(TTM)下行0.6至20.7,處于歷史估值水平的32.5%分位數。
在行業估值方面,本周板塊估值多數下跌,其中,僅紡織服飾、商貿零售、環保估值上漲,電子、計算機和國防軍工跌幅居前。紡織服飾板塊估值上漲0.09至17.4,處于13.5%歷史分位;商貿零售板塊估值上漲0.33至24.9,處于46.7%歷史分位;環保板塊估值上漲0.01至18.1,處于17.4%歷史分位;電子板塊估值下跌1.74至44.2,處于59.0%歷史分位;計算機板塊估值下跌1.45至47.7,處于52.6%歷史分位;國防軍工板塊估值下跌1.87至59.9,處于51.2%歷史分位。截至11月22日收盤,一級行業估值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是國防軍工、計算機、電子、美容護理、醫藥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