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道
美聯儲降息預期下,美元理財產品的表現卻依然“火熱”。
Wind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今,新成立的含“美元”字樣的理財產品有713只。其中,10月以來新發含有“美元”字樣的理財產品數量接近150只,且多為固收類產品。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盡管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但在多方面復雜因素的影響下,美元仍存在支撐,短期內美元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仍在。不過,投資者也需要關注市場風險和匯率波動風險,合理配置相關資產。
美元理財上新“吸金”
進入12月,理財公司針對美元理財新發產品的推薦密集上線。
例如,農銀理財推出目標盈的固定收益類美元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境內外固定收益類美元資產,面向個人及對公客戶發售,起購金額1美元,產品期限178天,止盈目標收益率(年化)3.9%。興銀理財在官微推薦中披露了2款新成立的美元理財產品,封閉期分別為3個月和6個月,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4.2%~4.3%和4.1%~4.2%,產品100%投資于美元存款、存單,起購金額1美元。工銀理財也推出一款181天期限的固定收益類美元產品,首次起購金額3萬美元,年化業績比較基準3.9%~4.5%。
整體來看,盡管9月底美聯儲宣布進入降息周期,但四季度以來市場對美元理財的熱情依然存在。12月以來,新成立的含有“美元”字樣的理財產品達27只,均為固收類產品,主要投資于美元債券、存單、存款等美元資產,年化業績比較基準普遍在4%左右。
從理財產品募集規模來看,美元理財“吸金”能力依然顯著。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美元理財存續產品總量1314只,存續規模達到2802億元,存續規模較6月末增加556億元。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本輪降息會持續到2026年。那么,在降息預期背景下,理財機構及投資者為何對美元理財依然看好?
普益標準研究員董丹濃表示,理財公司積極布局美元理財產品主要是為了實現投資者資產的多元化和分散風險?!敖鼛啄?,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許多國家面臨通貨膨脹、供應鏈問題和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對此,投資者對于穩定和安全的資產配置需求上升,美元資產因其全球流動性和避險屬性成為熱點?!倍庵赋?。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由于美聯儲此前的加息周期,海外存款利率較高,使得美元理財投資性價比較高,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較強。
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但短期來看美元依然相對強勢,尤其在國際局勢不穩的背景下,全球資本避險需求不斷提升,將進一步推升資本對美元資產的配置意愿。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研究員劉思妍表示,在美國大選結果落地前,政策不確定性疊加全球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推動資金避險需求提升,美元債類產品表現良好;而在美國大選結果落地后,政策預期對美股等風險資產有一定提振,相關類型產品表現則較為亮眼。
尤其近期美元指數的走強,使得美元資產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有所增加。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指出,對于持有人民幣或其他非美元貨幣的投資者來說,投資美元資產可以起到一定的匯率避險作用?!爱斆涝邚姇r,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美元資產的實際價值會相應提升。且美元走強也往往伴隨著美國利率或預期上升,這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可能會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因此,近期與美元資產掛鉤的理財產品整體表現較為積極,吸引了更多尋求穩定回報和分散風險的投資者?!?/p>
董丹濃也表示,美元固收產品業績表現亮眼主要得益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經濟復蘇進程以及全球市場的流動性支持,美元類資產短期仍具備投資吸引力。
避險需求上升驅動美元資產配置升溫的同時,投資者對全球資產配置需求的顯現也是理財機構積極拓展美元理財產品體系布局的重要因素。董丹濃強調,中國高凈值客戶群體快速增長,通過布局美元理財產品,理財公司不僅能夠提升其產品線的豐富性,還能增強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客戶?!霸谶@樣的市場背景下,各家理財公司紛紛推出美元固收產品,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劉思妍也指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市場合作的持續深化,中國投資者對多幣種資產配置的需求呈現增長態勢,外幣理財產品因其跨貨幣與地域的資產配置特點,有效分散風險,構建穩健的投資組合而受到青睞。
警惕匯率波動風險
從產品結構來看,理財機構在美元理財方面的產品布局更加多元化。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指出,部分理財機構開始積極布局外匯、債券等外幣理財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需求。同時,一些理財機構也開始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引入更多的海外優質資產,以提高產品的收益水平。
“當前,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理財產品更受投資者關注,它們投資選擇豐富,且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資產配置,更加靈活。另外,投資于固定收益資產的固收理財產品因其風險低、收益穩健在當前環境下也越來越受市場的青睞。”鄭磊表示。
柏文喜也強調,現在市場更關注美元存款、存單為主的固收類理財產品,出現了從權益類資產向固收類資產轉移的趨勢。
從近期美元理財產品發行情況來看,固收類美元理財更受理財機構及投資者歡迎。Wind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新成立的含有“美元”字樣的近150只理財產品中,多數為純債類固收或固收+類的產品,權益類產品僅有1只。
余豐慧指出,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傾向于選擇風險較低、波動較小的產品。在配置策略上,較上半年,今年下半年我們觀察到了向低風險、高流動性產品傾斜的趨勢。同時,為了應對市場波動,一些產品開始采用動態調整策略,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資產配置比例。
余豐慧還表示,隨著跨境投資渠道的拓寬,機構也在積極探索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機制投資海外市場的新方式,旨在為客戶提供更豐富多樣的全球資產配置方案。
盡管目前美元理財產品備受理財機構和投資者青睞,但從發行節奏來看,近期美元理財產品的新發增幅較此前有所放緩。
中信建投在最新研報中指出,美元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在9月觸頂后開始回落;同時,新發美元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從7月觸頂后開始回落,風險指數也在8月觸底后回升。
美元指數震蕩導致的匯率波動,加劇了投資者對美元理財產品的配置風險。董丹濃強調,對于跨境投資者來說,美元的匯率波動將直接影響其投資收益。同時,利率風險也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利率上升可能導致固定收益資產的價值下跌,從而影響總體回報。
在劉思妍看來,若理財產品投資于外幣計價資產,但產品本身是本幣計價時,產品的投資收益可能會由于匯率波動而被蠶食,在正常的資產價格波動風險外,還要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而且,不同市場的交易規則可能不同,有可能因此造成投資者預期外的損失。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劉思妍指出,投資者在購買外幣理財產品時應當充分了解產品的投向、投資策略、各類資產可能存在的風險是否超過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據此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鄭磊也表示,從當前市場環境和投資者需求來看,美元理財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資空間和潛力。然而,投資者在配置相關資產時也需要關注市場風險和波動性,合理配置資產以分散風險,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合理配置相關資產。
柏文喜進一步指出,雖然美元固收產品在短期內表現良好,但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經濟指標,并根據全球貨幣政策走勢、美國經濟復蘇、通脹走勢、美股波動等情況做好資產配置調整。